汾酒集团-ag官网

 
 
 
 
 
 
 
( 86-0358) 7329666

 

 
 
  新闻资讯
 
汾酒祭出“第二故乡战略”(一)
    2007/7/11 14:48:57

汾酒祭出“第二故乡战略”(一)

    序 双户籍,双保险?
    “欲取之,先予之”,这是汾酒的“河南经验”。

    今年一季度,汾酒集团总经理李秋喜考察河南;4月,汾酒集团董事长郭双威带着30多位汾酒的中高层亲临河南。郭双威在与经销商的座谈中,进一步将汾酒定位于“河南地产品牌”,这就意味汾酒不仅仅把河南作为重点市场,更将河南视作山西之外的又一个“家”。在郭双威的介绍下,一个清晰的“第二故乡战略”浮出了水面,这无疑为汾酒在省外市场走得更远增加了一道“保险”。向来被诟病为观念陈旧的汾酒人,这次给汾酒在山西、河南上的“双重户籍”,着实让人刮目相看。汾酒对河南市场的特殊情结也由此可见一斑。

    但其中的缘由,却不是一个“情结”可以解释清楚的。当中原白酒由“茅五剑”演变为“茅五汾”之时,泸州老窖、西凤、郎酒等名酒也不甘示弱,开始试图改变这一格局:2006年,西凤在河南投入5000万元;国窖·1573以1:1的投入产出比冲击河南高端白酒市场;泸州老窖特曲也在河南砸下了500万元;郎酒在洛阳等地大兴攻势。河南本地品牌宋河也在积极出击,力图由“河南王”成长为“中原王”。

    刚刚成为中原“茅五剑”格局破局者的汾酒,在2007年承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压力。但是,最让汾酒头疼的还不是其他品牌的强攻猛打,而是2007年汾酒在河南市场出现的“混乱”局面。外有强敌、内有忧患,汾酒如何调动河南市场一切营销因素,稳固“茅五汾”格局,真正为汾酒在省外建立一个“第二故乡”?全国的汾酒经销商都在盯着河南、盯着汾酒。

    安抚牵出的“第二故乡”

    汾酒集团董事长郭双威曾说:“2007年一季度,汾酒的销售情况有喜有忧。喜的是销售收入增加了,特别是中高档白酒的销售增长较快;忧的是销售基酒量并没有增加。”

    汾酒的喜和忧,在高速增长的河南市场得到了集中体现。世嘉酒业公司董事长万军说起汾酒在河南的现状时,不免担忧:“今年,河南市场已经形成了浓郁的汾酒氛围,这是一件好事。但是,正是由于汾酒在河南市场的快速成长,让许多其他省份的经销商向河南砸货,仅河南市场的老白汾酒,就从以前的20多个品种猛增到今年的60多个。过多的同类产品恶性竞争,导致汾酒在河南的价格、产品、渠道严重混乱,这种突入其来的变化让经销商无所适从,也让消费者难辨真伪,直接影响了经销商的积极性和消费者的信任感。”

    记者了解到,汾酒在河南的主销产品是10年、15年老白汾酒系列,其中世嘉酒业开发的珍品老白汾、桥西糖酒开发的10年黑双瓷老白汾占据了市场的主流。此外,还有20余家经销商开发的精品、鸿运、吉祥、如意、水晶、千秋等汾酒系列产品,均在河南部分市场有所作为。但是,进入2007年,其它省份经销商开发的六七款系列产品、几十个品种不断冲击河南市场。

    汾酒自主产品方面,53度特汾在河南市场的销售业绩一度看好。但是,自2006年53度特汾实行区域总经销制以后,窜货问题非常严重,这使得河南的经销网络受到重创,420元/件的售价,在市场的实际价格只有300元/件,严重的价格倒挂迫使二级经销商忍痛放弃53度特汾。而高档产品国藏汾由于未能形成健全的销售网络,在价格上自乱了阵脚。据万军介绍:国藏汾酒自2006年进入郑州后,世嘉即以500多元的供货价打进了50多家a类酒店,终端售价达到了800多元,但是市面上很快有200多元的国藏汾酒在销售,致使酒店方不但不推国藏汾酒,而且也不与世嘉酒业结账。由于市场缺乏管控,假冒产品层出不穷,河南的汾酒经销商一头雾水,在忙着打假的同时,利润微薄甚至赚不到钱的现实,也让他们的积极性和信心大打折扣。

    “河南问题”不但让经销商头痛,也成为汾酒的“心病”。毕竟河南有扎实的清香型白酒消费基础,整个清香型白酒市场从2000年的400万,培育到2006年的3亿元实在来之不易。为了安抚河南的经销商,加强对市场的管控,2007年初,汾酒集团总经理李秋喜亲往河南踩点,深入市场进行调查,最后拟定了十条解决“河南问题”的新方案。但这显然没能彻底解决经销商的顾虑,4月下旬,郭双威利用河南中博会之机,带领汾酒营销、策划等部门管理人员30余人亲临河南“解决问题”。

    4月26日下午,郑州开元大酒店二楼会议厅气氛凝固,10多位心有“怨言”的经销商与郭双威一行展开了对话。这一次“针尖对麦芒”的会议上,《新食品》是唯一一家被允许参加的行业媒体。世嘉恒昌酒业公司总经理张英壮说:“汾酒集团组织如此大队人马前来,这是继2000年世嘉开发珍品老白汾上市以来的第二次,而董事长郭双威亲临市场一线,在河南还是第一次,这足以证明汾酒集团对河南的重视和整治河南市场的决心。”实际上,郭双威亲临河南,主要是为了给经销商“消气”,安抚人心。在会议上,郭双威一上来就给经销商一个长长的鞠躬,并坦陈“汾酒方面对河南的关心不够”,展开了一段自我批评,这委实让先前郁闷的经销商们得到了一些心理上的安慰。

    这次会议上,汾酒和经销商围绕“三乱”及市场投入、打假防假等问题进行了非常坦诚的沟通。其中,郑州喜洋洋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建华的论点最为闪光:汾酒方面不要把河南定位于第二个山西,而是把汾酒定位于河南地产酒。于是,“第二故乡”论浮出水面。

    “第二故乡”,河南受之无愧

    把河南打造成汾酒的第二故乡,是否是经销商的一厢情愿呢?汾酒集团对于河南市场有怎样的考虑?在座的经销商都在等待郭双威的一句话。当所有经销商发言结束,郭双威当即表示要“特殊对待”河南市场。换言之就是将河南与山西同等对待。那么,汾酒集团凭什么优待河南市场呢?

    汾酒:难以割舍的河南情怀

    自1998年山西假酒案发生后,受其波及的汾酒只能将市场回收到山西大本营。1999年,河南开始再次销售汾酒,这也是假酒案后第一个做汾酒的省份,这对于当时极度郁闷的汾酒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因此,汾酒对河南总有一种难以忘却的情怀。

 

会员之家 | 联系ag官网 | 客户反馈

ag官网的版权所有: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