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8年一季度财务等重大信息公开
一、企业基本情况
全称: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简称:汾酒集团
外文名称:shanxi xinghuacun fenjiu group company ltd.
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
法定代表人:李秋喜
注册地址: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
经营范围:生产与销售白酒、酒精、果露酒、葡萄酒、啤酒酒类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与转让;投资管理。
邮政编码:032205
网址:http://www.fenjiu.com.cn/
电子信箱:
联系电话:0358-7229026
ag官网的简介:
山西杏花村汾酒厂始建于1949年,1993年由省人民政府改制成立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公司;2002年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已发展成为生产销售白酒、保健酒为主,集贸易、投资、旅游、农业、体育等产业为一体的省属国有企业,是全国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全国最大的清香型白酒产销基地和白酒现代化包装物流综合基地之一。
集团公司占地面积约3平方公里,员工总数为11000余人。下设5个全资子公司、10个控股子公司、1个分公司。其中,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为集团核心子公司,1993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中国白酒第一股、山西第一股。
汾酒是我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也是清香型白酒国家标准的制定者。汾酒文化源远流长,酿造历史悠久,清香品质卓越,被誉为“中国白酒产业的奠基者,传承中国白酒文化的火炬手,中国白酒酿造技艺的教科书,见证中国白酒发展历史的活化石”。据考证,杏花村已有6000多年的酿酒历史,早在南北朝时期,汾酒的前身“汾清酒”就被载入《廿四史·北齐书》;晚唐大诗人杜牧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使汾酒再度成名;1915年,汾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一举荣获中国白酒品牌唯一甲等大奖章。1949年,汾酒、竹叶青酒成为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国宴用酒。建国后五次全国评酒会上,汾酒均被授予“中国名酒”称号,竹叶青酒也三次获得“中国名酒”称号。
汾酒集团拥有“杏花村”“竹叶青”“汾”三件中国驰名商标,其中“杏花村”品牌价值连续14年位居山西榜首。汾酒酿造作坊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汾酒酿制技艺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术中心是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公司同时还是4a级旅游景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改革开放以来,企业迈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相继获得国家质量管理奖、连续两届山西省质量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商标金奖等多项荣誉。
二、主要财务数据
(一)2018年一季度经营指标完成情况
项目 |
2018年一季度末 |
资产总额 |
162.42亿元 |
负债总额 |
84.16亿元 |
所有者权益 |
78.26亿元 |
存货 |
32.9亿元 |
应收帐款 |
1.42亿元 |
应付帐款 |
13.13亿元 |
固定资产净值 |
19.16亿元 |
应交税费 |
8.05亿元 |
营业收入 |
47.51亿元 |
销售费用 |
6.5亿元 |
管理费用 |
1.8亿元 |
财务费用 |
551万元 |
利润总额 |
10.67亿元 |
净利润 |
7.63亿元 |
(二)预算执行情况
汾酒集团2018年酒类预算收入86.45亿元,酒类预算利润16.2亿元。2018年一季度集团公司实现酒类收入34.11亿元,完成预算的39.46%;实现酒类利润11.24亿元,完成预算的69.36%。
三、环境保护情况
(一)环境管理体系建设
公司成立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部,安全环保部下设环保部,负责处理集团公司日常环境保护工作。
公司制定了《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环境保护工作条例实施细则》、《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环境保护违规行为处罚管理办法》、《环境污染应急管理办法》、《废弃物管理办法》等环保规章制度。
2018年第一季度集团公司未发生环境污染事故。
(二)“三废”治理
废水治理:公司所产生的废水主要来自居民生活污水、酿造车间废水及成装车间洗瓶水,废水全部汇集进入公司污水处理站,经处理后达到中水回用标准,公司中水主要用于生活区冲厕、洗车,生态园人工湖补水、景观和绿化用水等。
废气治理:主要是锅炉的烟气。公司使用天然气锅炉,实现了清洁生产。
废渣治理:主要是酒糟。直接供给周边地区农户用于养殖,实现了绿色养殖。
(三)环保设施建设与运行
公司主要环保设施是废水处理设施,运转率达到99%以上,中水利用率80%。
四、2018年一季度清洁能源利用与节能降耗
|
水(t) |
电(kw.h) |
天然气(m3) |
煤(t) |
2017
第一季度 |
756960 |
10744141 |
15114891 |
2550 |
2018
第一季度 |
900567 |
10693035 |
13933573 |
4344 |
较去年
同期 |
18.9% |
-0.5% |
-7.8% |
7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