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喜:改革让汾酒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2019年国企国资改革的重点工作,特别强调国有企业要通过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和核心竞争力。报告为国企改革提供了有力指引,进一步提振了企业的改革决心。”全国人大代表,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告诉记者,国企改革将汾酒从一个地方性品牌变成了全国性品牌,并正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汾酒集团作为全国知名企业,悠久的酿造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清香品质,始终在同行业中占据着制高点。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曾经享誉海内外的“汾老大”,却一度退缩为偏安一隅的地方品牌。李秋喜直言,汾酒同山西许多国有企业一样,长期积淀的体制性、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凸显,发展动力不足、内生活力不强、市场开拓不够,成为必须面对的“三大短板”。再靠修修补补式的浅表性、短期性改革,已经完全行不通,在这种形势下,汾酒必须来一次根本性的变革。
2017年,山西拉开国企改革大幕,汾酒签订了头份“军令状”。李秋喜告诉记者,两年以来,汾酒聚焦“三大短板”,突出以改革促转型,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实现了“三个变革”:一是动力变革。强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破除“一股独大”的经营体制。二是效率变革。强力推进契约化管理,破除“行政干预”的管理机制。三是质量变革。强力推进三项制度改革,破除“计划指令”的营销模式,有力推动了汾酒产品向品牌价值的回归。
值得关注的是,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华润集团旗下的华创鑫睿成为汾酒的第二大股东,汾酒集团持有上市公司的股权比例降低到58.52%,引资的同时实现了引智,混改取得了关键性突破。“央企、地方性国企、民企共同参与,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混合所有制。引进华润作为战略投资者,解决了我们多年想解决的国企一股独大的问题,对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进行了重构。要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就应该让三者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制衡、相互促进,共同建立具有活力的现代企业模式和管理制度。”李秋喜说,要解决国企改革中根本的管理体制问题,建议将纯竞争性领域的经理层,下放给企业董事会,激发其能力和活力,以此推动国改向纵深挺进。
李秋喜认为,报告中还特别提出依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让违法者付出付不起的代价,这个导向非常好。对此,他还建议各级主管部门、协会企业要定期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普法宣传、诚信体系建设等工作,对违反食品安全规定的企业或商家负责人,要列入失信黑名单,并向社会进行公示,对这些不法分子造成震慑。此外,组织实施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专项治理工作,不仅要打通食品安全“最后一公里”,更要管好生产源头的“最前一公尺”,做到防患于未然。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